津南法院向“基本解决执行难”全面宣战!
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代表全国法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标志着人民法院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的“集结令”已经发出,向执行难发起总攻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今年以来,津南区人民法院牢牢抓住“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重大机遇,切实将依法高效执行案件当作真正为民办事、为民解难的关键,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行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通过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推动我院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统筹协调。年初将执行工作列为全院年度重点工作,确立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为“一把手”工程,确定坚持以突出问题为导向解决执行难,成立我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通过“周例会”、“月例会”等形式定期组织领导小组研判执行工作进展情况。
2。优化执行队伍,提高执行能力。根据津南法院执行队伍实际情况,今年4月初增加调配了7名业务精良、责任心强的同志充实到执行一线,平均年龄33岁,包括3名研究生,有效提高了执行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力。切实提高执行局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从严加强队伍管理,执行人员责任心不强、“慵懒散”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依法执行、规范执行、文明执行的工作作风日渐养成,人民群众针对法院执行案件的上访数量呈逐月下降趋势。
3。加强专项执行,确保减旧结新。
一是全面清旧案结新案。对2005年以来的所有旧存未实际执结案件,凡应恢复执行的一律恢复执行,同时确保新收案件依法有序执行,防止边清理边积存。截至6月30日,津南法院新收执行案件1890件,执结2787件,结案同比去年上升95.44%,执结标的金额为4.91亿元。其中实际执结完毕622件,同比去年上升21.96%,执结旧存案2157件,执结新收案630件。
二是认真开展案款集中清理工作。建台账全面摸清执行暂存款底数为1086笔合计3216.06万元,为每一名执行人员制作清理案款台账,要求务必逐笔核查清理,逐笔进行情况说明,逐笔录入最高法院案款清理系统。截至6月30日,已发还当事人421笔共计467.12万元。同时,津南法院执行局定期与区检察院协调沟通,及时反馈执行暂存款集中清理进展情况。
三是扎实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相继执结了一批追索劳动报酬、农民工工资等案件,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得到实现。妥善处理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4。加强规范化建设,确保执行质效。
一是加强案件评查。集中抽取评查431件不同类型的执行案卷,总结出“送达不够及时、未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文书制作不够规范”等11项共性问题,针对问题制定规范,使执行人员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同时,自觉修正执行不严谨、不规范的不良作风。
二是加强执行节点管控。通过对执行工作的期限和节点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案件在法定期限内规范结案,凡是以“终本”方式结案的必须报请院审委会审议通过,坚决杜绝“终本”结案方式被乱用或滥用。
三是加强执行人员信息公开。在诉讼服务大厅公开执行案件承办人的办公电话、移动电话和每周固定接待时间,并在申请执行人立案的同时将其案件承办人的联系方式和接待时间一并告知。
四是用足网络查控和网络拍卖。今年上半年通过总对总查控系统共查控2100余人次,充分发挥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优势,通过淘宝网进行司法拍卖38次,标的物24件,成交金额1150.7万元。
五是用好执行强制措施。强化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适用,今年上半年已发布失信被执行人620人次,其中自然人486人,法人和其他组织134个,对2件案件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依法对7名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
六是高标准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并投入使用。实现了案件管理、远程指挥、信息公开等系统的有机整合,通过信息化综合手段解决执行难,确保执行工作规范高效、公正廉洁运行。
5。加强立审执有效配合,合力解决执行难。积极探索送达难的解决机制,督促当事人及时向法院申请变更有效送达地址,实现送达地址确认效力涵盖立、审、执各个阶段,避免执行阶段重新核实确认。要求审判部门在调解结案时注重分析调解结果的自动可履行性,院内部尝试建立调解结案转执行考核通报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和任务,津南法院执行工作的担子还很重,全院干警必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大战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胜利,为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