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区法学会 > 红桥区法学会 > 正文

【红心习理•理论及时语】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发布时间:2024-02-23 14:18:27|浏览次数:1
    学习达人们,新一期“理论及时语”来啦,咱们一起上好“开工第一课”!
2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深入农村、历史文化街区、革命纪念馆考察调研,给基层干部群众送来党中央的关怀和祝福,听取天津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本期“理论及时语”梳理《天津日报》推出的系列评论文章,与大家一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勇担使命、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切实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到津沽大地上。

【权威解读】

聚焦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天津日报》(2024年02月05日 第01版)
在龙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天津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天津工作的战略指向、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天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征程上天津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强调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我们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扎实的作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到津沽大地上。
经济发展是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切实把发展重任扛在肩上,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进一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新场景,赋予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这次视察天津时,强调要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1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担负起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职责使命,需要我们有更广视野、更高站位、更大担当,坚决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战略牵引,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唱好京津“双城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加快形成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武装越彻底,思想就越坚定,行动就越自觉。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一体学习、一体领悟、一体贯彻,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的成效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效果成果上,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
思想的引领,殷切的期待,是天津人民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牢记嘱托、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我们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做出不负时代、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的新业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天津力量。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天津日报》(2024年02月06日 第01版)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中,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为天津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创新起主导作用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必须持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的科技创新寄予厚望,2019年1月,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时隔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围绕“新”字对天津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此为指引,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
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科教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生产要素齐全,这是我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既保持“勇争先”的干劲,又找准“善作为”的路径,扎实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千方百计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勇争先”,就要认清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规律,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更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善作为”,就要持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高水平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海河实验室等平台载体,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津孵化转化产业化,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尤为关键。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科技与产业的变革缺一不可。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既要在科技创新中迎难而上,加强科创园区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也要在产业创新中抓准重点和方向,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唱好京津“双城记”是重要方面。北京拥有科技创新优势,天津拥有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相互支撑、攥指成拳,正在激扬更加充沛的发展动能。新征程上,我们要精心谋划协同的事,用心做好天津的事,紧紧抓住协同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强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合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
循大道,至万里。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勇争先、善作为,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必将昂扬激越。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天津日报》(2024年02月07日 第01版)
不舍昼夜的改革开放历程,激荡起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如何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谋划实施新的改革举措,切实提升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特别要在健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察时,为我们走好改革开放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统筹抓好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
深化改革,持续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干什么、怎么干?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把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重点,抓好功能性改革;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要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产业金融和航运金融等特色优势业态……围绕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打通发展道路上的堵点、痛点、难点,突破制约,方能更好积蓄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改革开放,焕发了我们奋斗的激情,催动了向前奔跑的步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须抓住“更高水平”这个关键词,塑造通道型、平台型、制度型、都市型、海洋型开放新优势;高质量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更高水平”与“新”字紧密相连,抓住“新”字发力,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进开放平台创新发展,不断拓展对外开放领域和层次,最大限度聚集全球创新资源……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勇于在多领域先行、各方面先试,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大力弘扬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着眼中国式现代化新场景,不论是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攻关,还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都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照抄,需要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靠着一股子“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气魄,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勇立时代潮头。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新征程上,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创造历史的道路不断奋进,续写更加精彩的“春天的故事”。
 
 
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天津日报》(2024年02月08日 第01版)
“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历史文化街区时,有肯定,有新要求。
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构成了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应如何更好地推动城市文化传承发展?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的重要要求,深刻阐明了方向和路径。
津味儿文化,是天津特色和韵味的重要体现。天津有栩栩如生的泥人张彩塑、喜庆吉祥的杨柳青年画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文化街,有京杭大运河、黄崖关长城等传承千年的大工程,更有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红色文化的滋养。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构成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也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赓续历史文脉,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视察天津时,强调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时隔五年,总书记又对天津提出新的要求,“要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天津的现代化新风貌。”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推进历史文化系统性保护,在保护利用中传承城市文化记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让优秀历史文化能够活在当下,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融入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得以感受到一座城的独特吸引力,深切体味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们的使命任务。我们要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透过历史文化遗产,人们见证历史的同时,也以史鉴今;有红色文化浸润,人民备受鼓舞的同时,也凝聚起跨越艰难险阻的力量。深挖各类文化资源的多重价值,以文化为内核、创新为手段,用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我们就能掌握让城市文化“出圈”的密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幸福生活的土壤就有了文化雨露的润泽。在保护利用中传承城市文化记忆,满足需求、凝聚力量,令文明薪火生生不息。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天津文化底蕴深厚,商贸文旅产业大有可为。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要加强商贸文旅深度融合,把天津的历史遗存与城市风貌、自然景观、公共文化设施等串珠成链,连线成片,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生活空间,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一步彰显现代化新风貌。
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奋进的姿态在津沽大地书写文化建设的时代华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凝聚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动能。
 
 
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
——五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天津日报》(2024年02月09日 第01版)
一座城市的运转,如同生命体在呼吸律动。只有保持肌体健康,城市这个“生命体”“有机体”才能充满活力,成就万千可能。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对城市治理提出殷切期望,从“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到“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总书记的深刻阐释,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我们要深入领会、认真践行,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
对于一座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而言,城市治理是宏大命题,涉及公共服务、经济运行、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治理又是具体细微的,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如何在宏观维度让超大城市运转更加良好有序,同时又在微观层面不断提升人们的居住感受,考验着城市的治理水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必须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把提高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走内涵式发展路子,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城市温度也要“水涨船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天津下大力气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由大规模开发的增量建设方式,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这也是回应群众关切、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的重要抓手。从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到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从健全便民服务圈,到推进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坚持从群众需求和现实问题出发,找准“落针点”,以科技赋能磨好“绣花针”,用好统筹协调的“穿针法”,把为人民服务切实贯穿于城市治理的全过程中,方能“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让人民城市理念得到充分彰显。
“走内涵式发展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作为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城市的生命力在于“吐故纳新”,在于“有机生长”。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之下,城市的有机更新,要从存量中挖掘出更多可能,开拓出新的增长点,用“有限空间”创造“无限精彩”。一个个老街区焕发新活力,一个个口袋公园更多添绿,一个个大型商圈趋向“现代范”……从有形的生产生活空间到无形的发展空间,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每一步,指向的都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持续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增强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把城市资源、空间利用好,把与高质量发展不匹配之处更新好,让城市业态、功能、品质“更上一层楼”,一座更宜居、更有韧性、更加智慧的现代化大都市自然会更加活力奔涌。
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指引,我们对天津的未来充满信心。牢记嘱托、团结奋斗,我们要在城市治理的大考题之下,更好地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更加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见成效,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此,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将不仅仅是生存空间,更是可以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

津ICP备08000243号-2 © 版权所有 天津市法学会 XML地图 信息员登录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湖北路14号 邮编:3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