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区法学会当好法治东丽建设的先行兵
东丽区法学会自成立以来,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市法学会的指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思想理念和“立足本地、研究本地、服务本地”的工作原则,认真履行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政法战线重要组成部分的职能,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顺应新形势,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攀高峰,使法学会的整体工作跨入了法治东丽建设的第一方阵。
第一,东丽区法学会着力组织法学研究。在坚持每月举办一次主题贴切本区实际的法学论坛或法治征文的同时,发动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结合本地、本行业实际,就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积极撰文参加全市法学论坛、京津冀法治论坛等区域性学术论坛,有多篇成果获奖,有众多学术成果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
第二,东丽区法学会着力参与法治宣传。作为地方法学会主要职能之一的法治宣传,近年来,区法学会做得有声有色,特别是自2015年起,在全区组织开展的“双百”法治宣讲活动措施实、声势大、效果好、影响佳。目前,已在全区组织“双百”法治宣讲活动400多场,直接受众达33万余人次。此举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第三,东丽区法学会着力提供法律服务。区法学会积极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了解基层疾苦,倾听民众呼声,解答法律咨询8万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7万余起,引导民众走依法维权之路的同时,认真履行法定义务,收集并向党委和政府反馈重要的社情民意2500余条。
第四,东丽区法学会着力促进人才培养。各部门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班以及论坛研讨等多种形式,强化培训教育,不断提升法学人才素质,及时表彰成绩突出的优秀法学会员,积极参与全市优秀青年法学家评选活动。
第五,东丽区法学会着力推进组织建设。区法学会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关心、重视,理顺了体制。区法学会克服没有专门人员的困难,选派优秀人员从事法学会工作。与此同时,解决了市法学会两间办公用房和每年数万元的办公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