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多措并举推进“法律进学校”活动
武清区有200余所中小学校,教职工1万余人,在校学生10万余人。“六五”普法开展以来,全区紧紧围绕法制建设总目标,把“法律进学校”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强化法制宣传,严抓依法制校,不断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深入开展。
一、加强领导,推动“法律进学校”工作进程。及时制定了“法律六进”工作制度,明确了“法律进校园”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分别成立了“法律进学校”工作组,确定一位副职主抓“法律进学校”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普法依法制理工作局面。
二、建立队伍,夯实“法律进学校”工作基础。一是建立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从政法系统和行政执法部门抽调具有较高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一定宣讲能力的人员组成讲师团队伍。同时将各单位的普法骨干、有一定法律基础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了普法志愿者队伍。这两支队伍深入到全区各中小学校,开展法律讲座,宣传法律法规,受到了学校的欢迎。二是强化法制副校长队伍。全区各中小学校分别聘请一名政法干警担任法制副校长。充分利用自身知法、懂法的优势,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提升学校宣讲队伍水平。全区每位教师都是法律宣传员,实现了教师全员普法。教育系统每年制定不少于40学时的学法计划,每年开展一次校长学法用法考试,有效增强了学校依法治校和普法能力。
三、巩固载体,丰富“法律进学校”工作内容。一是将法制教育课纳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计划,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法律课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二是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参与到法制主题班会、法制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等各类学校法制活动中,解答同学们的法律疑问,指导同学们的法律活动。三是由学生把学校和有关部门发放的法制宣传单和小册子带到家中,与家长共同学习。同时利用“家长学校”,一方面有目的、有重点、有组织地对家长进行教育,强化家长的道德和法制观念。另一方面对家长讲授未成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教他们如何教育开导孩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四是利用板报、宣传栏定期宣传与师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本领。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与法律有关的散文、案例故事等,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律知识。
四、齐抓共管,形成“法律进学校”工作合力。法律援助中心创建了未成年人维权平台,为未成年人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受理未成年人申请的法律援助案件。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公安武清分局等单位联合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歌舞厅等各种娱乐场所进行了彻底地清理、整顿,强化了对文化市场、娱乐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有效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