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多举措开展老年人法制宣传活动
武清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老年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丰富普法形式,创新普法载体,向老年人宣传法律法规,同时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普法余热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深化普法教育
充分利用“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等时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教育活动。一是利用综治宣传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解答老年人法律疑问,向老年人宣传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邀请法律援助人员、律师坐镇一站四室,解答老年人的法律问题,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宣传法律法规。三是不定期到老年大学为老年人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为老年人讲解其常见法律问题,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
二、创新普法载体
不断创新普法载体,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一是在每个村居建立法律图书角、法律宣传橱窗,探索建立法制宣传电子屏,为老年人学法提供场所。并通过播放普法公益广告,运用动漫、微电影的形式向老年人宣传法律法规。二是在全区征集我身边的法律故事案例,并将优秀案例编辑成我身边的法律故事案例选一书向老年人发放。该书以群众身边的故事为原型,在看故事的同时宣传法律法规,深受老年人的喜爱,老年人看得津津有味,成为老年人学法的重要工具。三是为增强普法效果,结合老年人特点,印制了普法手提袋、普法宣传挂图等宣传品,提高法制宣传实效。
三、发挥普法余热
充分利用老年人威望高、经验丰富、时间充裕、爱好广泛等特点,发挥他们的普法作用。一是充分发挥“三老”的余热作用。发挥老公安、老法官、老检察官法律知识丰富的特点,邀请“三老”坐镇一站四室,在化解群众法律纠纷的同时,宣传法律法规。二是充分发挥“乡贤”的普法作用。将村里的退休老教师、退伍老军人等有一定文化知识,思想比较开放的老年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乡贤普法队伍。同时加强对乡贤的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加强乡贤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剧团的宣传作用。将村里的老年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自编、自演一些普法节目。老年文艺爱好者编排的《爷俩逛新城》、《送法》等普法节目,得到了群众们的喜爱,使得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了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