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征文通知
各学科分会、区法学会、各高校法学院、社科研究部门和有关单位:
京津沪渝法治论坛是由中国法学会指导,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法学会共同主办的法治论坛。本届论坛由北京市法学会承办。按照中国法学会有关要求和《第九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组委会第一次会议纪要》,本届论坛拟于今年11月举办。现就论文征集工作通知如下:
一、主题
超大城市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法治保障
二、分论题:
(一)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立法问题研究
(二)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处置法律问题研究
(三)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问题研究
(四)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执法问题研究
(五)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规范捐赠、受赠行为法律问题研究
(六)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疫情报告和发布法律问题研究
(七)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关案件审理法律问题研究
(八)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加强法治宣传问题研究
(九)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强化法律服务问题研究
(十)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法律问题研究
(十一)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联防联控法律问题研究
(十二)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特殊场所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十三)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物资储备和征用法律问题研究
(十四)防控和处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恢复生产法律问题研究
(十五)个人和组织遵守防控疫情要求法律问题研究。
三、论文征集
(一)征文时间
请于2020年9月25日前,将论文电子版发送至天津市法学会研究部邮箱,邮件注明“第九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征文字样。
(二)论文要求
1.字数和内容。每篇论文字数控制在5000-10000字;内容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实际,突出理论和实践融合;增强针对性、时效性和创新性,充分考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价值。
2.格式。在论文标题后、正文之前,注明作者姓名,并在文末用括号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单位、职务职称);正文前要有200字左右的摘要和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关键词3-5个;正文后附作者联系方式(电话、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
3.体例。用宋体小四号Word文本;标题层次为“一、(二)、3、(4)”规则进行排列;注释采用脚注,以“①、②、③……”;参考文献置于文末,以[1]、[2]、[3]……标注。
(三)质量要求
各单位对所提交的论文进行把关,特别要进行政治性和学术性审核。作者对提交的论文要进行“学术不端检索”,“查重率”控制在30%以内,切实保证论文质量。
四、征文评奖
(一)奖项设置
1.市法学会在本市征文中评选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5篇;优秀奖12篇。
2.市法学会根据论文征集组织工作和获奖情况,评选确定不多于3个单位作为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
(二)奖励方式
本届论坛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发盖有四地法学会印章的荣誉证书,对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给予适当奖励,邀请部分获奖论文作者参会。
五、成果转化
1.北京市法学会对获奖论文制作电子文集,对有价值的观点摘要编发《首都法学动态》。
2.北京市法学会形成会议综述,报送中国法学会,天津市法学会、上海市法学会、重庆市法学会和有关部门,供领导决策参考。
联系人:李菁郝山涛
联系电话:23615855
电子邮箱:tjsfxhyjb@sina.com(“天津市法学会研究部”汉语拼音首字母)
天津市法学会
2020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