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解读评论 > 正文

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大文章

来源:|发布时间:2022-04-14 18:38:41|浏览次数: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的新论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历史决议把“两个结合”的论断写进“坚持理论创新”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在党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党中央的新认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理论创造的新成果。

  一、 “两个结合”的逻辑关系

  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贯穿于党的百年历史实践全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遭遇挫折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理论命题,并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向全党提出“第二次结合”的任务。毛泽东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道路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党的正确路线未能完全坚持下去,“第二次结合”任务没有成功完成,但形成的独创性理论成果留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实践足印。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一个全新的场域向前推进。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创造性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道路。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不懈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创造辉煌成就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机活力。确立邓小平理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同时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重大意义。

  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不只是内容丰富上的增添,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意境的开拓。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当代中国发展中,“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新内容,“两个结合”共同推进,展现新时代伟大实践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机地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发展新历程的时代要求。

  二、形成“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基础

  中华文明延绵5000多年,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凝聚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传统是历史积淀和传下来的东西,它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潜在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准则。传统是断不开、舍不掉、割不了的,抛弃历史文化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发展不起来。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社会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觉,并推动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内涵丰富的思想,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在继承党中央一贯坚持的思想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深刻观点为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论断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一,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灵魂不立则国家不立,民族不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正是基于这个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视为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第二,揭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方向。“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三,要求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彰显社会正能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第四,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态度,辩证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第五,阐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国梦,物质文明建设很重要,但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基础。

  第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丰富资源,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宝藏,是推动中国发展的优势所在。

  以上这些重要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邃思考。从党的历史看,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上作出如此丰富的论述,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在此基础上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论断,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意蕴。

  三、以“两个结合”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新篇章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断深入发展的实践中演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是一篇做不完的大文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党中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把握好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下我们的“时”与“势”,如何面对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和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而推进中国这艘巨轮行稳致远,如何在全球治理出现诸多难题的情况下彰显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如何通过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如何完成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任务,如何通过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交上一份赶考之路上的新答卷,等等。这些重大问题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在洞察时代大势中把握历史主动,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有力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新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把它充分利用起来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以正确历史认知为基础坚定历史自信,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开创未来;必须大力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必须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更好地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些重大实践任务,要求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中,以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与时代潮流相融合、与世界大势相并进,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意蕴。

  “两个结合”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新时代实践要求,做好这篇大文章,任务繁重,使命艰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迎来了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前进定力。牢牢把握这一定力,才能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齐卫平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

津ICP备08000243号-2 © 版权所有 天津市法学会 XML地图 信息员登录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湖北路14号 邮编:3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