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宣传民法典专栏 > 民法典动态 > 正文

让聋哑人士参与学习民法典 宣讲现场请来手语翻译

来源:|发布时间:2020-09-15 13:11:43|浏览次数:
9月9日,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典百人宣讲团”副团长谭启平教授走进江北石子山体育公园残疾人体育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全市残联系统工作人员,以及市级、区县残疾人各专门协会主席宣讲民法典。为了让参与学习的聋哑人士更好地了解民法典,此次宣讲,市残联还邀请重庆市聋哑学校的两位老师轮番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现场手语翻译。
截至2019年底,我市持证残疾人数89.1万。据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统计,我市残疾人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包括劳动争议、房屋租赁、交通事故、相邻权纠纷、拆迁安置等,其中最多的是劳动争议。
“民法典坚持和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注重残疾人民事权利的平等保护,如第1041条明确规定: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谭启平介绍,民法典对残疾赔偿金进行了特别的规定,要求侵害他人造成残疾的,除了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外,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有利于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更需要重点学习民法典中涉及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的内容,保障自己和其他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重庆市聋人协会(主持工作)主席称,近两年基本每场活动都会有手语翻译,这充分体现了市残联积极维护聋人无障碍获取信息及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权益。
“民法典中直接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内容近30条,进一步完善了残联领域法律制度,为做好新时代残联工作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青莉表示,接下来全市各级残联组织普法宣传工作将走进城乡社区,走进残疾人家庭,引导我市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记者 王丽)

津ICP备08000243号-2 © 版权所有 天津市法学会 XML地图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友谊北路61号银丰花园B座8层 邮编:300204